在盆景艺术的世界里,每一盆佳作都是自然与匠心的融合,每一位大师都是技艺与情怀的坚守者。为了深入探寻盆景艺术的精髓,2024年10月21日在黄远颖会长的带领下,广东省盆景协会精心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苏浙沪学习之旅。不断学习与交流是推动其发展的源泉,犹如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为团队成员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收获与深刻的感悟。
初到苏州虎丘公园,第十一届全国盆景展的盛大景象便深深震撼了众人。盆景作为一种立体的艺术画作,在此处展现出了千姿百态的魅力。每一盆景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与智慧,无论是枝干的剪扎技艺,还是整体意境的营造,都值得细细品味与深入研究。这不仅拓宽了团队成员们的艺术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盆景艺术创新的思考。
走进拙政园,仿若踏入了江南水乡的历史画卷。在相关领导热情且详尽的讲解下,园内的人文故事与园林夜景的独特韵味如同一颗颗明珠,串联起了大家对古典园林文化的认知。拙政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阁,皆遵循着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理念,这种理念与盆景艺术中追求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不谋而合。团队成员们深刻领悟到,盆景不仅仅是植物与盆器的简单组合,更是文化内涵与自然之美的和谐统一。
参观苏州园林
宜兴水明盆艺之行,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往紫砂艺术世界的大门。朱老师对紫砂盆相关产品的介绍以及生动的讲解,让团队成员们对紫砂盆在盆景艺术中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紫砂盆独特的材质、精美的造型,能够为盆景作品增添别样的韵味与格调。学习紫砂盆的制作工艺与文化背景,无疑为成员们日后在盆景创作中选择合适的盆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盆器来衬托盆景的主题与意境。
湖州徐昊老师的咫园,犹如一座盆景艺术与历史文化交融的宝库。徐昊老师对园中作品的详细介绍以及对花盆博物馆内古旧花盆的逐朝代讲解,让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不同历史时期盆景艺术的风格演变与文化传承。在这里,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盆景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每一个古旧花盆都承载着先辈们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它们是盆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珍贵见证。
杭州鲍家盆景园与鲍世骐会长的交流,无疑是一次与盆景艺术大咖的深度对话。鲍会长在盆景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与丰富经验,犹如一盏明灯,为团队成员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对盆景创作的深刻见解、对艺术细节的执着追求,使成员们明白了在盆景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有扎实的技艺功底,更要有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与独特的审美眼光。
拜访鲍家盆景园
宁波绿野山居百师苑中的袁心义老师,百师苑内盆景精品汇聚,以其多元化的盆景风格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给团队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大家看到了盆景艺术在世界各地不同创作者作品的集中呈现,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艺术思维边界。袁老师对盆景植物的精心培育与园内考妙搭配,其对植物生长习性的精准把握和盆景收藏的保型和护理,让大家受益匪浅。
拜访百师苑
上海松江区旺盛园艺有限公司的盛影蛟老师与上海清芳园的盛培清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盆景艺术的魅力与创新活力。盛影蛟老师主营日本五针松,在盆景选材、造型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为团队成员们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与方法;盛培清老师的清芳园则以其精致的布局与高雅的艺术氛围,让大家感受到了盆景艺术与生活环境相融合所产生的独特魅力。
昆山花桥中城假日酒店老总陈明兴老师的盆景园,座落在环境优雅的苏州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内,以其硕大雄伟的规模与壮观的大型盆景展示,再次震撼了团队成员们的心灵。这里的大型盆景展现出了盆景艺术在宏大叙事方面的独特魅力,使大家对盆景艺术的表现形式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最后一站是拜访上海盆景协会副会长邬国荣和会长郭新华,并参观上海植物园内的协会会址盆景博物馆,使这次学习之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盆景博物馆中,丰富的历史文物与资料展示了盆景艺术的发展脉络与文化传承轨迹。与协会领导们的交流探讨,让团队成员们对盆景艺术的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广东省盆景协会与上海盆景协会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了更为坚实的桥梁,为这次学习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苏浙沪之行,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技艺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感悟。团队成员们在拜访盆景名人名师的过程中,不仅汲取了丰富的艺术养分,更深刻体会到了盆景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传承精神与创新力量。回到广东后,我们将把此次所学所悟融入到日常的盆景创作与协会工作中,为推动广东省盆景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让盆景艺术之花在南粤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盆景赏石”公众平台!“中国盆景赏石”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
加入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
中国盆景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