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顺其自然,化繁为简——赏徐昊作品“东临碣石”
最新动态
顺其自然,化繁为简——赏徐昊作品“东临碣石”
2024-11-113

文:汪传龙

文章来源:《中国盆景赏石》2019-4#

东临碣石” 马尾松 高116cm 宽138cm 徐昊作品

由徐昊先生创作的松树盆景“东临碣石”是一盆真正的“原装国产货”,驻足观闻不乏书香,反复咀嚼更有浓浓的中国味。该作品主体折曲虬动,又携凸凹嶙峋苍古意境,枝条进退争让巧占空间,适其自然,其态重心倾右、左枝跌下拖逸,上下映带,可谓“兼工带写”一气呵成,华夏的松,中国做派,它带着中国文人书画的气息扑面而来……

作品主材为山采桩马尾松,假植盆中莳养数年,2012年始创历时六年,显露峥嵘,其高116cm,宽138cm,直径约18cm。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因材施艺,顺其自然,化繁为简,呈现其材最美的部分——苍劲古老的主干,所谓,“一车兵器不如寸铁杀人”讲的是精干,盆景艺术也需要少而精,营造最美的视觉冲击力,切不可面面俱到。

其造型,徐氏摒弃常态的有序排列、叠加、均衡对称和其凝重沉稳,寻觅树材固有的奇然、轻松活泼,富有节奏变化的美。图例右上有一粗枝与主体相悖,本为丑态,作者别有用心地保留此枝扎冠与主体相融,将左侧枝牵拉向下呈左伸张,左枝平,右拉竖;左侧松,右侧紧,又享高低错落构图变化之美,实为化拙为巧,有“误点成蝇”之趣。往往一些被多数人视为丑态的事情,若换一个思维或另一个角度审视它,这种所谓的丑恰恰正是孕育美的摇篮或化身。

自然的枝条处理

本作的枝条处理亦是不拒小“恶”而为尚美,从松常态的蟠扎为片的束缚中破茧而出,飞向自然。用中国书画的线条美武装枝条,其下部枝条在抑扬顿挫的走向中跌宕起伏,左右前后伸张,在看似不经意的摆放中,收获了枝条书趣天成之美!这个“不经意”来自于作者文化的沉淀和其对自然烂熟于心的观察,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生磨砺中释放艺术的光芒。

马尾松枝软节长,针叶长而无力,形态松散,徐氏截顶扶侧伐正,压上放下,春夏放养枝条促其长势旺盛,秋缩剪短,让阳光透入内膛长其冠内弱枝,逼矮枝长出新芽点,次年芽点新枝自然短簇,至达“瘦身健体”呈给观者美的形象。松树盆景尤忌冠大、盆大,而避“墨猪之嫌,懒散之蔽”,贵在瘦出刚骨,瘦出精神,“东临碣石”控冠造势,择盆适中而夺松趣与精神,可谓之典范。

中国所有最优秀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即景抒情,托物咏志,八大山人的横眉冷对,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古人用真诚的泪水挥写心底最深处的伤感之痛,唯有真诚才能打动自己,也能叩开观者的心扉。盆景也不例外,“东临碣石”也正是徐氏用最真诚的情怀,借松写心。

他不只是在做一盆好看的或卖上价的盆景,他用心与松对话,在心与松的碰撞中,寻找哪些是能打动自己的东西,他并不刻意地注重细节和其形态的工整与完美,在造型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放大松的大气凛然,傲骨挺立,发月沧桑之美,让松寓吾之心,松如其人!

此景命题引自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借景喻人,仰慕曹操在“洪波涌起”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大气凛然的坚毅品格,恰如山岛孤松竦峙与日月同辉。作者虽在借松喻曹,实为写己的一种心境,人生如松,坚毅耸立,自强不息,渴望自己尤同山岛古松袖拂山海,看潮起潮退,观日出日落,与万木交融,写松之神情,抒己之情怀,让理想的翅膀在盆景的天地里飞翔!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盆景赏石”公众平台!“中国盆景赏石”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


加入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



中国盆景赏石

微信号:zhongpenxi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