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动势盆景三重奏:海口展现场创作解析
最新动态
动势盆景三重奏:海口展现场创作解析
2025-07-223
章来源:《中国盆景赏石》2025-1#


编者按

在2024年海南海口“纪念贺淦荪先生诞辰百年暨第三届中国动势盆景展上,三组创作呈现出不同维度探索:廖宝基5干榆树配石灰石构建山水野趣,张辉台湾罗汉松附英石打造悬崖飘枝,罗志杰30年雀梅通过删繁就简重塑布局。创作者生动展现动势盆景“因势造型、以形传神的核心精髓。这不仅是对大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树石文化当代传承的生动注脚。

“飒秋风”示范表演回顾

文:廖宝基 图:CP

制作前作者廖宝基(左)及助手与素材合影

树石文化是祖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而盆景是以树、石为主要用材,借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大自然的丰姿神采,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树与石的结合,形与神的交融,才能丰富自然景观,全面展现天趣。

对桩材进行摘叶处理

此次创作表演的树石丛林盆景“飒秋风”,采用合植的 5 干连头榆树林作为主景树,树材总体富于动感,树干聚散有序,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近有远,具天然成林效果。四歧出枝,大小过渡,比例合理,富于天趣。配以小雀梅、小叶雀舌、菖蒲等小树植物使画面更呈现野趣。石头选用的是石灰石,质地一致,形状相近,且势态统一,色泽协调,纹理相通,韵味高雅。依题选材,按意布景,见“景”生“情”。因材取势,因势布局,“景有尽而意无穷”。

摘叶后剪除冗繁杂乱枝条

1、以树为先,依“逆短顺长,上短下长,内长外短”修剪技法,先摘叶后再剪除冗繁杂乱枝条,使枝线来龙去脉,清晰可见,力求构图密实,实中有虚,势态跃然,气韵生动。

景石布设,植树造景

2、景石布设,一水两岸,依据近大远小,近石远山原则,布局中有露有藏,实中有虚;远处山峦起伏,波峰延绵。

铺设青苔美化地貌

3、胶合石头,植树造景,土坡高低有别,配种小植物,铺设青苔,美化地貌,一幅景色繁茂,草木华滋,遒劲浑厚,山水秀美的画面呈于盆中。

完成品“飒秋风”

创作有山有水的树石丛林盆景,弘扬民族树石文化与华夏文化特色,独具中国风采,既具民族性,又具世界性。







“崖上绿云朵朵飘”——附石台湾罗汉松创作记录

文:张辉明 图:CP

作者张辉明(右)与创作素材合影

一、创作思路

这是一件难得的台湾罗汉松附石盆景素材。该素材石高约 55 公分,罗汉松粗约 7 公分。台湾罗汉松与英石扭曲缠绕在一块长条状的英石上,树干贴石紧密,树石结合一体,树石结合既自然又美观。崖顶上方树干上有约 3 公分粗的粗枝分布,并经过一轮一级枝修剪后又长出几条约 1 公分粗的侧枝,其中一条较粗的从方向角度上看宜制作悬崖大飘枝。

蟠扎枝条

经再三审视,决定以此枝为主,制作一件悬崖罗汉松附石盆景,再运用动势全景枝法造型扎枝,就更能贴切表达“崖上绿云朵朵飘”的诗情画意。

调整细节

二、创作过程

①找到最佳观赏面,立稳附石主体;

②剪锯树身残枝断枝,使主体线条流畅;

③剪除对生枝、阴生枝、重叠枝等,留好悬崖枝;

④用粗 0.8 公分的铝线扎好悬崖枝,并做好扭曲造型;

⑤用动势盆景造型枝法扎好上下,前后左右侧枝,使所有枝与主干悬崖枝协调统一、飞动流畅;

⑥清洁盆面,统一调整,作品初成。

铺设青苔

三、作品创作小结

面对这株附石台湾罗汉松,难得的素材激发了作者创作热情,作者运用熟练的造型技法,经过两小时的施艺制作一幅立体的“崖上绿云朵朵飘”国画呈现在观众视野。

完成品“崖上绿云朵朵飘”

作品基本实现了作者最初创作思想,假以时日,作品定当不同凡响。


雀梅盆景·重塑雅韵的创作分享

文:罗志杰 图:CP

作者与毛坯合影

在广州宝文园,有着这么一盆雀梅盆景,它历经三十载春秋,岁月沧桑使它凝结成年代气息、艺术格调与文化内涵兼容并蓄的原生特征。坚守着对意境美的执著追求、对结构美的思索碰撞、对韵律美的反复雕琢,宝文园创作者探寻通过化繁为简、打破常规束缚的方式进行调整,改作出内外兼修的盆景佳品“随风”。

修剪细枝

布局之美的再塑

此盆景主干直立高耸、挺拔轩昂,创作者借助高位跌枝取势的精妙,硬直之感随之消弭于无形。然小干稍高、跌枝稍长以及树冠略微繁复,经过精心剪裁,删除中间一小干,保留一大一小双干式造型,使得作品整体高跌清晰、灵动潇洒,展现出“横变纵化、气韵生动”的绘画手法技巧。再者,对跌枝的适度切除,使之与主干比例协调,灵动而不失力度,恰似书画艺术“留白”之玄妙。

概而言之,布局总体呈现出对自然形态美的艺术再现,亦是对古典美学理念的直观求索。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平衡。

修剪枝条

意境文化之美的融入

配件公仔的点缀,为作品增添了几分生活意趣与人文气息,并将整个作品的艺术韵味拉回到历史空间。作品命名“随风”,不仅呼应作品形式上的争让有度、节奏分明,更反映出“坐看云卷云舒 , 静听花开花落 , 任凭潮起潮落”的旷达心境与人生追求。通过意境文化的适度导入,作品艺术价值得以提升,展现出创作者孜孜不倦的艺术终极追求和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配盆之妙的衬托

鉴于雀梅皮色为赤红色,作品选用黄色斑釉浅长方盆,不仅色彩对比鲜明,有利于铺垫出盆和青苔的层次,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更是通过红、黄、绿的色彩搭配,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盆器的选择是对作品本身的衬托,更是对其背后深厚文化底蕴的一种致敬,凸显出中国传统盆景艺术“情景交融”的微妙之境。

盆,增强视觉冲击力

结语

雀梅盆景“随风”,不只是自然与艺术结合的深刻探索,更是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审美理念交汇融合的生动阐释,其饱含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尤为值得感悟与品味。

完成品“随风”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盆景赏石”公众平台!“中国盆景赏石”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


加入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


图片

图片

中国盆景赏石

微信号:zhongpenxie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