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九里香 规格85×40×110cm 杜建坤藏品
“同势同向”,是指在盆景作品中,其主干上部的结顶枝的弯曲方向,必须与盆景作品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飘枝的扭曲飘伸方向保持协调的同一趋势与走向,故称之为同势同向。
“忆秋思”博兰、火山石 规格150×70×65cm 侯明刚藏品
“同势同向”这一盆景造型技法,具有强烈的典型的中国式盆景的共同特征。中国式盆景讲究“同势同向”,运用不对称寻求平衡,左收则右放,右收则左放,即单边造“势”,运用“势”的能量来为中式盆景造型所用,利用不规则不等边的三角形使得中国盆景造型更加新颖别致。
“回眸一笑满园春”勒杜鹃 陈昌作品
初步总结起来,中式盆景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石种丰富,树种繁多;枝法多变;线美如画;虚实相生;节奏飞扬;自然飘逸;灵动活泼。
下面就“同势同向”造型诸问题与大家探讨。
势,是指某事物,某种大自然现象,某种社会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所呈现的一种大的趋势 ; 向,即指方向、朝向、趋向。同势同向体现盆景作品中,泛指盆景的大势、大趋向。例如中国盆景大师贺淦荪先生的盆景作品“风在吼”,还有中国盆景大师赵庆泉先生的“听涛”,中国盆景大师陈昌先生的“回眸一笑满园春”,中国盆景大师吴成发先生的“惊涛”,中国大师刘传刚先生的“神奇的雨林”等等,此类作品众多,举不胜举。
“惊涛” 龟纹石、三角梅 吴成发作品
这些优秀的盆景作品,所采用的造型枝法各异,有动势枝法,岭南派的截干蓄枝法,还有剪扎结合枝法,虽枝法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主干结顶的方向或趋向,与大飘枝伸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即我所说的同势同向。
“风在吼”榆树、水磨灰石 贺淦荪作品
具体再看贺淦荪先生的“风在吼”,作品在布局上左收右放,结顶枝,大飘枝以及右侧的几株配树,所有枝干由左向右飘伸,形成一种强烈的飞扬的动势,作者就是布局上用不平衡的不等边三角形,利用秀美的动势盆景造型,统一而又变化的“同势同向”的有节奏感的线条,来表现“风在吼”来表达作者心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
“听涛”五针松 英德石 赵庆泉作品
再来观赏赵庆泉先生盆景“听涛”,作品右侧主树的主干由右向左弯曲,向势由右向左,主干结顶伸展,七株配树在向势上与主干协调一致,尤其是最左侧两株配树,大角度往左倾斜,根据同势同向的原理,使得作品既在不均衡不等边三角形中协调统一,又使作品自然飘逸,虚实变化,活泼灵动,意态飞扬。
“又踏群峰辟新天”三角梅 高 80cm 廖宝基藏品
“同势同向”这一盆景造型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发挥“势”的作用 , 使盆景作品可以产生一种充满动感 , 充满力量的趋势 , 从而在立体视觉感观上给观赏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用同势同向盆景造型法施艺,可使盆景作品所有的枝条化成一条条粗细、长短、前后变化的线条,统一在一个大的趋势中,从而使几十上百枝条形成统一而有节奏变化的线条,汇成一个百枝同向、万众同声的震撼人心的音符,从而使观赏者产生深刻的视觉冲击。用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操,烘托作品的主题。
“神奇的雨林”博兰、火山石 刘传刚作品
事实上,“同势同向”盆景造型法,在全国广大地区,已被我们广大的盆景工作者在盆景造型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广泛运用,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尤其是在动势盆景造型中较为突出,某些山水与树石盆景,还有在单体树桩造型中也是应用多多,下面本人将“同势同向 ”盆景造型法的运用与大家来逐一探讨。
一、“同势同向”盆景造型法在动势盆景中的应用
“绿色长城”对节白蜡 贺淦荪作品
我们还是以贺淦荪大师的风动丛林式盆景“绿色长城”与盆景大师刘传刚作品“天涯劲风”为例,先看贺淦荪先生的“绿色长城”,该作品由十几株大大小小的动势对节白蜡造型树组合而成,整作所有大小树的结顶枝由左向右弯曲结顶,大小飘枝与结顶枝同势同向,也是由左向右飘伸。作品左收右放,所有枝条皆由左向右取势,纵观整作,作品形成了“飞扬的动势与活泼的节奏 ,”同势同向盆景法在此运用得恰到妙处,并将形式美与意境美融于一炉 , 趋势的营造使作品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群树的统一节奏,以及技法的妙用、烘托出了该作绿色长城的美妙的意境。同理,刘传刚先生的作品,虽造型形式不一样,一个是丛林盆景,一个是树石盆景,但从其造型手法来看,其同势同向的造型美学法则是相通的。
“天涯劲风”博兰 刘传刚作品
二、“同势同向”在单体树桩造型中的运用
“同势同向”盆景造型法,在单体树桩造型中同样应用广泛,比如悬崖式、斜干式、文人式、临水式等盆景造型形式中,可以印证该法则的应用。
悬崖式
“崖上绿云” 博兰 张辉明作品
主干右侧顶枝向右伸出,主干向右下方扭曲、飘伸、结顶枝与主干结尾枝保持同势同向。使作品主副干线条看起来既统一和谐,又活泼飞扬。反过来,如若结顶枝与大飘枝方向相反,向左侧伸展,那将使作品左右不同向,不同心,不协调,不和谐。
斜干式
“新绿”小叶罗汉松 刘宏意作品
主干向右倾斜,主干枝结顶亦扭曲向右,右下方大飘枝会扭曲向右飘伸,可以明显看出结顶枝与大飘枝保持同势同向。作品布局上采用不对称的不等边三角形,左收右放,整个给人以协调统一、动感十足的美感。
文人式
“一枝独秀” 台湾真柏 张澈作品
主干扭曲向左方伸展,结顶枝向左扭曲结顶,左侧的大飘枝与结顶保持同势同向,亦向左下方扭曲飘伸。给人以和谐、秀美、清雅、劲秀的立体画感觉。
临水式
“探春”台湾真柏 张锦华作品
主干往右上方伸展 , 结顶枝扭曲向右 , 右下方大飘枝向右扭曲飘伸,结顶枝大飘枝保持“ 同势同向 ”,趋势的强化,使作品有了强烈动感。
三、“同势同向”盆景造型法在山水、树石盆景造型上的应用
山水盆景
“大千泼墨” 墨玉条纹石 张辉明作品
该作在造型布局上作者将主体山峰放置在大理石盆的左侧,主峰组合左紧右松,主峰由左向右取势,客峰同势同向,使作品主客之间既和谐统一又协调,就连一队帆船,也是与主峰同势同向,这种趋势的运用使作品有了无限的纵深以及飞扬的动势与写意的效果。
树石盆景
“楚云叠翠”翠柏、对节白蜡、墨石 邢进科作品
该作品作者将树石组合的主体安置在汉白玉浅盆右侧,右紧左松,作品石滩坡脚高低弯曲有变化,且坡脚滩头由右向左取势,作为主体的树林,主干皆稍往左倾,左侧的配树更是向左倾底层飘枝横出,更加强了作品树木与石滩坡脚相互呼应,再现了飞扬的动势,而且,树木组合的趋势与石滩坡脚的趋势同势同向。势的营造给作品带来了活泼的节奏与自然的神韵。
“福” 榆树附石 高 100cm 张辉明作品
“崖上朵朵翠” 博兰附石 高 90cm 张辉明作品
加入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
中国盆景赏石